美味是什麼?
舉例來說,眼前擺放著許多美食,一般而言會選擇先吃喜歡的(或看起來最美味的),或者是將喜歡東西的放到最後慢慢品嚐。這樣的選擇甚至會被當成判斷人格特質的參考基準。由此可見,「享用美食」對人而言是一個重要的課題。當然,會讓人覺得「美味」的食物,因人而異,不光只是喜歡或討厭這個食物,在哪裡吃,跟誰一起吃,品嚐美食時的心情或身體狀況都會對人產生影響。這麼說來,到底「美味」究竟是什麼呢?
「光是從嘴巴吃進去的東西,就可以成就一個人的身體。」,這是時代小說系列『澪標料理帖』(高田郁/Haruki文庫),作為醫師的源齊 向身為料理人的女主角 澪所說的台詞。當時的故事背景是江戶時代,是一部以庶民生活為主,發生在小料亭的故事,因此沒有什麼特別高級的餐點,或提倡什麼營養學的內容。而是描述善用當季的食材,為了讓大家能享用食物的美味,想方設法去用心創作各種料理,故事中形容食用了這些美食後得到身體與心靈的療癒,進而發展出許多動人的情節,光是想像文字都能讓人垂涎三尺。這正是所謂「飲食為生命之源」,再次提醒我們飲食可孕育身心的重要。
這是從住在森林裏,且總是可以在周圍看到野生鹿的人那裡所聽到的話。鹿群是草食性動物,儘管如此,也不是什麼草都會吃,據說在草茂盛生長的季節,鹿群們會選擇愛吃的草類去享用。光從鹿群吃過的痕跡來看,草原會宛如被整齊的收割一般, 讓人誤以為是專業的割草專家來過一樣。像是美食家的鹿群,每到冬天地面被白雪覆蓋時,只能啃食樹木的樹皮以維持生存。若是連樹皮都填不飽肚子時,即使是草食性的鹿群,也會抓取像老鼠這樣的小動物來果腹。也就是說,現在所生存的環境中,有什麼可以吃的東西就吃什麼,可以說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了。地球上有許多動物們都是如此的生活著,我們人類原本也是按照這樣的飲食原則生存的。然而,在現代社會中,由於文明科技的發達,我們可以自由地到處移動,食物的選擇也更加多元。光是這個變化,就使得美味這件事變得更加複雜,而為了尋找更多美食所作的努力,似乎也會變得更加無窮無盡。
以宣揚愛奴族文化而知名的作家 秋邊得平,在著作『愛奴族長老的智慧-第四回 品嚐食物』中,提到許多有趣的內容。例如,愛奴族人在摘取作為珍貴食物之一的山菜時,並不會食用最美味時期生長的嫩芽。當然,為了生命存續,必須適當採用作為糧食享用,但對愛奴人來說,「花落下,種子落地」之後才能採收,一直以來都堅持這樣的傳承。其中的重要原因,是因為「花瓣是為了延續下一個生命才綻放的」。「若是在綻放的過程中或是仍在含苞時,就切斷植物的莖,則花朵將無法延續產生下一代的生命」。因此,若是要摘取食用的話,應該要等到「花落下,種子落地」之後。有人會說,「這樣一來可能會錯過最美味的時機」,但對此,愛奴長老們卻表示「花落下後並不會影響其美味」。這樣的想法是其他動物做不到的,專屬於人類理性思考的飲食方式。
「已經留下子嗣的東西,才能作為食物來捕獲食用」愛努人對食物的想法,徹底地在生活中實踐,捕鮭魚時會選擇被稱為「Hochare」(意即產卵過後生命將盡階段的鮭魚),從魚肚中間切開後使其風乾乾燥,做成食物後可以長期保存五年或十年。另一方面看來,「這是產生新生命之後的鮭魚,雖然被人類當成食物享用,但並不影響或中斷延續下一代生命的過程。」
若到河裡想抓取產卵後的Hochare,最先要做的事情是「敬禮」。接下來要表示,「第一隻是給狐狸的,第二隻是給鳥的」,向大自然表達感謝之後,最後才輪到自己,並只抓取足夠食用的份量。感謝動物的生命,並思考到生命的循環,只取用必要的部分。這些行為都是因為想到自己跟大自然緊密連結的關係,才產生的行為。
享用美味的食物是人生中的一大樂事。我們現代人,只要付錢就可以享受到世界上各種不同的美味佳餚。在享受這些美食的同時,似乎不應該遺忘愛奴長老教導我們遵守自然法則的食物食用方式。
比「好吃」更重要的,應該是『好好的享用』 。為了要能夠好好的享用,就必須對那些成就眼前美食的大自然有所「連結」,產生意識才行。
最後想請問各位,在什麼樣的狀況下,與誰一起,品嚐什麼樣的東西,會感覺到「美味」呢?
*參考資料:愛奴族長老的智慧 第四回 品嚐食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