擁有屬於自己的測量標準

擁有屬於自己的測量標準

想要知道物體的長度或大小,可以利用「測量標準」的工具來衡量,就算是看起來難以分辨的尺寸,也可以藉由精密的數字標示出來。但是,像是舒適度或美味程度等難以量化的東西,也能夠藉由某些「測量標準」來定義價值。像餐飲所謂的「幾顆星等級」,正是這樣的評價基準。這次的良品專欄,想針對衡量事物的「測量標準」來跟大家探討。

美味程度的測量標準

 2017年2月網路上有一則有趣的報導。標題是「某法國餐廳因為誤登上米其林美食指南,而讓餐廳大排長龍。」文章的內容是這樣的:法國中部一間平價餐館,因為餐廳名稱與另一家餐廳同名,而被誤植放入米其林美食指南的網站,因為這樣而湧入了大量的用餐人潮。該餐館接受當地新聞採訪時表示:「我們的店並不大,服務生也只有四位。」對於誤會報導而造成這樣的狀況,也表示不知該如何是好。而甚至在該餐廳用餐過的客人還表示「真不愧是登上米其林的店。」但是否真的很滿意該餐館的料理,這就不得而知了。

說到米其林,在2007年11月,米其林美食指南「東京版」首次開賣,在日本立刻引發話題,蔚為風潮。因為這是第一次在歐美以外的國家發行「米其林美食指南」,開賣首日就銷售出九萬本的成績,也創下了米其林美食指南的銷售新紀錄。這當然也表示米其林在日本受歡迎的程度。

學習能力的測量標準

日本在入學考試之前舉辦的模擬測驗,其結果並不只是以分數來呈現,而是以稱之為「偏差值」的數字表達。「偏差值」是指自己在這次測試的所有人當中,位居在哪個水準上的一種指標。可說是一種學習能力的「測量標準」。但為什麼測量學習程度要用到「偏差值」這樣的概念呢?這是因為考試成績會因為考試內容的難易度而有所不同,在簡單的考試中取得90分,和在困難的考試中取得90分,是無法相提並論的。因此,為了不受考試內容影響,真正客觀地去評價考生的學習能力,進而發展出了「偏差值」這樣的做法。日本首次將「偏差值」導入學校是在1960年代,由一位中學老師桑田昭三所引進。當時桑田認為學生們畢業後的升學志願,不該只是由老師們的「直覺」去判斷跟決定的,他認為應該有什麼方式,是可以對於學生的學習能力提供「客觀評價」的標準。為此,他開始研究統計學,經過長時間的摸索與測試,終於得到了「偏差值」這樣的觀念,也曾經一度普遍地用在教育上,但後來卻被認為因此助長了「填鴨式教育」與「分數主義」。因此在平成三年時,由當時的日本文部省(相當於台灣的教育部)指示廢止公立學校使用此方式。不過在升學至上的社會大環境裡,「偏差值」這樣的統計法仍然存在,且在入學前被廣泛使用,做為學生學習能力的「測量標準」工具。

各式各樣的測量標準

除了美味程度與學習能力之外,現在還有各式各樣的「測量標準」。例如「洗衣指數」就是其中一種,「洗衣指數」是指依據當天的氣溫、濕度、風速等資訊,去分析出今天是不是適合洗衣服的日子。另外還有判斷啤酒美味程度的「啤酒指數」;或是「冰淇淋指數」、「肌膚乾燥指數」、「洗車指數」、「星空指數」、「除菌指數」等等,不勝枚舉。像這樣的「指數」或「指標」,可以在做決定時派上用場。今天要穿什麼衣服,要去哪裡玩,適不適合曬衣物,需不需要帶雨傘等等,這些決定不需要靠直覺或第六感,而是藉由客觀的情報去加以判斷。

測量標準的陷阱

在挑選餐廳的時候,很多人會參考網站上的評價分數來決定。要在網路上買書的時候,也會先注意推薦指數或評論內容。從選擇今天要用餐的餐廳,到選擇升學的學校,這些選擇的判斷依據,也就是「測量標準」就變得相當重要。而這樣的趨勢與做法,相信今後只會越來越多。

但是在現今社會之中,充斥著過多的情報,一旦訊息量過多,人們就會無法分辨什麼才是值得相信的內容,最後變成只能依賴「評價機制」做決定。只是,這樣的機制也可能會成為一種陷阱。原本僅作為判斷參考的「測量標準」,卻反而變成左右決定的關鍵,就像美食網站上的評價應該只是作為選擇餐廳時的參考依據,若是一昧相信「評價高就一定是美味的餐廳」,這就真的是本末倒置了。

在現在這個資訊時代,人們有時候會陷入「評價」即「權威」的陷阱。就在幾年前,某個國家發行的國債因為「評價」下滑,而導致世界經濟混亂的狀況,其實「指數」或「指標」應該只能作為選擇時的參考依據才是。現在我們只要透過智慧型手機或網路,隨時隨地都能輕鬆取得各項訊息,也正因為如此,要養成能夠不受周圍評價左右,擁有屬於自己的「測量標準」才是真正最重要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