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are House的居住型態
圖:「LT城西」設計:成瀬・猪熊建築設計事務所
近來家族居住的生活型態改變,獨自生活的人越來越多,也有獨居老人在家中過世的悲傷新聞。另一方面,毫無血緣關係的人們,聚集在同一個屋簷下共同生活的的Share House也日漸增加。在共用廚房、共用浴室等公共設備的情況下,也同時保有個人空間的生活型態。良品專欄這次將針對Share House生活進行探討。
舉例而言,當建商要建造單身公寓時,通常是先將面積均分成好幾等份,並分別於各個空間內放入廚房、衛浴等設備,但因為這樣的設計,每個空間當然就變小了。但也有建築師提出不同的意見看法,認為「在有限的建築物中,規劃數個浴室或廁所是不合理的。」仔細想想的確是這樣,如果將可以共用的空間獨立設置出來(像是廚房/客廳/浴室),就能在有限的空間中,創造出更寬敞舒適的個人居住環境了。
而可以做到這點的正是Share House。
說到Share House,感覺像是一個全新生活型態,但其實日本很早以前就有類似的居住型態「長屋生活」,應該也可以稱之為Share House的原始雛型。大家共用水井與廁所、與鄰居相互照應、互助合作的長屋生活,正宛如現代的Share House。在日本時代大河劇中的長屋生活,人們的起居空間雖然不寬敞,但讓這樣的居住型態不顯擁擠的秘法,便是在水井邊的社交空間。人們透過在共用的水井旁閒話家常,生活步調也顯得更輕鬆悠閒。只要有一個像這樣「留白/交流」的場所,就算私人空間不大,也能創造出寬敞感受。這就是許多設計Share House的建築師們對於「公共區域」煞費苦心設計的理由吧。
圖:「LT城西」設計:成瀬‧猪熊建築設計事務所
有現代長屋之稱的Share House生活型態逐漸流行起來的原因,也許是因為現在的人們開始重視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繫。大家曾經將個人空間作為居住選擇,例如封閉空間的單人套房,曾經是一時的住宅主流。但慢慢大家漸漸地發現這樣的方式使得人與人之間變得疏離,所以Share House的生活型態才會開始擴展開來吧。
在日本Share House專門網站「綿羊不動產」負責人-北川大佑先生表示「能與共同生活的人打聲招呼、聊聊天,藉由片刻的簡單交流而延伸出更加豐富的日常生活,正是Share House的居住型態所帶來的好處。」Share House是在人與人之間,願意溝通交流的前提下才成立的生活方式。
圖:「LT城西」設計:成瀬‧猪熊建築設計事務所
在Share House裡,和空間一樣重要的是營運與管理。共用空間的清潔與垃圾要如何處理?共用空間的消耗品要如何補充?這些生活中的瑣碎小事,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所以住戶之間必須遵守的共通規則就更顯重要了。除了設計Share House、本身也住在Share House裡的內村綾乃女士認為,「因為我們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共同生活,所以組織化很重要。」無論是由專業管理員進行管理,或是由住戶共同討論、分工,都需要一個核心負責人。此外,「如果大家對於空間整潔的要求程度相近的話,在生活溝通上也就更加容易。」這也是Share House經驗者的心聲。共用同一個生活空間也可說是共有一部分的生活,環境清潔度也是影響居住舒適度的一大重點。
據說現在已有專為單親媽媽所設計的Share House,而高齡者專屬的Share House也正在慢慢增加中。也許在不久的將來,新婚夫妻也可能會選擇居住Share House。
在這個家族關係劇烈變化的時代,Share House的生活型態能讓輕鬆拉近人們的距離,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因此可能變得更加密切,也許這會是未來新型態的居住樣貌也說不定。
不知道大家對於Share House有什麼樣的看法呢?
圖:「SHAREyaraicho」 設計:空間研究所+Astudio